揚州學派是形成于清乾隆,在嘉慶時期取得較高成就的學派,該學派誕生以來,對哲學,文學、美學等方面均產(chǎn)生了比較深遠的影響,對清代學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那么你知道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有哪些嗎?排行榜123網(wǎng)為大家介紹揚州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揚州學派代表人物排行榜
1. 任大椿
揚州學派代表人物之一的任大椿,是清代官吏、學者,在乾隆三十四年中了進士,擔任過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御史等職位,為官期間,一直致力于小學、史書的研究,有《深衣釋例》《小學鉤沉》《子田詩集》等著作。
2. 焦循
于1763年3月17日出生在一個世代研究《易經(jīng)》的經(jīng)學家庭的焦循,是清中期哲學家、數(shù)學家、戲曲理論家,自幼對《易經(jīng)》的悟性甚強,中了巨人之后,因為應試禮部不第,于是返鄉(xiāng)侍奉母親不再出仕,一直以來閉門讀書,不僅對經(jīng)史、歷算、聲韻、訓詁,而且在詩詞以及醫(yī)道方面也是無不貫通曾研究《易學三書》開創(chuàng)全新方式,被譽為“通儒”。
3. 汪中
汪中出生于1744年,這位出身孤苦,7歲時喪父的汪中,在14歲的時候就開始入書店當學徒,當學徒的過程中也是不斷學習,博覽群書,于1763年中以《射雁賦》應試,列揚州府第一名,后來鄉(xiāng)試落第,便開始專心治學,作為“揚州學派” 的杰出代表之一,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也具有很高的成就,曾應聘至鎮(zhèn)江文宗閣檢校《四庫全書》,對《四庫全書》的貢獻得到世人的承認和贊揚,被譽為“天地間有數(shù)之奇文”。
4. 阮元
出生于1764年2月21日的阮元,是清朝中期官員、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金石學家,其在1789年中了進士后,先后擔任過諸多職位,為官期間,勤于軍政,治績斐然,而且在地方創(chuàng)設詁經(jīng)精舍、學海堂書院等,以振興教育,是一位在數(shù)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均有成就的全才,被認為是揚州學派的柱石。
5. 王念孫
這位自幼聰慧,在八歲就讀完《十三經(jīng)》的王念孫,出生于1744年4月25日,不僅是清代語言學家,同時也是揚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于1775年中進士,任翰林院庶吉士、陜西道御史、山西道、京畿道、監(jiān)察御史、吏科給事中等職,王念孫生平主要著述有《讀書雜志》、《 廣雅疏證 》、《道河議》、《河源紀略》等。
6. 王引之
王引之是王念孫的長子,也是清代著名學者,在父親的影響下,其在少年時期就從事聲韻、文字、訓詁學研究,深得王念孫的精髓,與其父王念孫齊名,并稱“高郵二王”,在文學上也是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對天文歷法、地理、歷史、名物典章制度等甚為精曉、
7. 劉臺拱
劉臺拱是出生于1751年6月24日,于1770年中舉人的清朝經(jīng)學家、訓詁學家,作為乾嘉時期揚州學派重要學者,對于揚州學派的形成有著重大貢獻,被認為是揚州學派早期開拓者,著有《論語駢枝》《經(jīng)傳小記》《國語補?!贰盾髯友a注》等主要作品。
8. 劉寶楠
劉寶楠是“揚州學派”的杰出代表之一,其由母親喬氏教育而成,受業(yè)于叔父劉臺拱,于于道光年間中進士。他的生活主要內(nèi)容除了教書講學以外,就是致力于著述研究,奔赴各次科舉考試,作為一個通才,其學術(shù)成就經(jīng)學,史學,金石學、水利學以及詩歌等領域都有涉獵,最有成就的是方志學和經(jīng)學,其中《寶應圖經(jīng)》就是他的方志學的代表,該書至今依舊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被譽為“清代方志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