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動物群產(chǎn)自甘肅和政、廣河、臨夏等地區(qū),出自新近紀紅土層和第四紀地層中,主要分為四個不同時代的動物群,分別是巨犀動物群、鏟齒象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以及真馬動物群,那么接下來排行榜123網(wǎng)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四個動物群吧!
和政動物群
1、巨犀動物群
和政地區(qū)的巨犀動物群生活在距今3000萬年前,為晚漸新世時期,其中發(fā)現(xiàn)有兩類巨犀化石,分別是準噶爾巨犀和巨犀。如今巨犀動物群之中已知的種類包括三趾原犀、異角犀、嚙齒類的阿爾泰查干鼠,肉齒類的巨翼齒獸等等。根據(jù)人們在和政地區(qū)挖掘東安路的巨犀化石,人們猜測,雄性巨犀體長超過7米,體重可達15噸,是現(xiàn)代犀牛體重的八倍。
2、鏟齒象動物群
和政是世界上最豐富的鏟齒象化石產(chǎn)地,生存于距今約16-12百萬年的中中新世,分布于亞洲和歐洲東部,這一時期的氣候比較濕潤炎熱。其中鏟齒象動物群主要包括鏟齒象、庫班豬、西班牙犀、半犬、半熊等等。鏟齒象雖然早已滅絕,但是其特色至今仍被人銘記,它的下頜特化,前端伸長變寬,門齒呈長板狀,看上去像一把鏟子,因此得名。
3、三趾馬動物群
三趾馬動物群生存于距今約1200-500萬年的晚中新世,分布于古北區(qū),也就是如今的歐亞大陸和北美。該動物群共包含一百多種動物,包括原臭鼬、獾、劍齒虎、后貓、鬣狗、和政羊等等,在這些動物中,是三趾馬最具代表性,因此該動物群便以三趾馬命名。
4、真馬動物群
我國早期真馬動物群化石的數(shù)量十分豐富,其中和政地區(qū)的早期真馬動物群化石在黃土之中最為豐富,其種類要比在河湖相地層中的同時代的動物群有較大差異,專家猜測,這可能是因為和政地區(qū)的地理、氣候等方面和其他地區(qū)有所不同。真馬動物群中主要包含了狐、狼、鼬、真馬、披毛犀等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