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我國玉文化博大精深,使用玉石更是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而中國玉器在經(jīng)過隋唐五代的發(fā)展后,到了宋代由進入到全新的階段,那宋代都誕生有哪些巧奪天工的玉器呢,本文就為大家盤點并簡單介紹宋代十大著名玉器文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宋朝最具代表性的十大玉器
1.羊脂白玉鶴佛手墜
這個由含有的羊脂靈玉籽料雕刻而成的手墜,是一面利用北派技法雕有白鶴、一面利用南派技法雕刻有佛手的融合了南北兩派巔峰技術(shù)的代表作品,曾深受宋徽宗的喜愛,但因朝代的更迭,此物目前已經(jīng)失傳。
2.玉卣
這件南宋玉壺類作品,是利用青白帶黃色沁和白斑的玉料雕刻而成的南宋時期代表玉器,這個高6.85厘米,壁厚0.3厘米,口徑3.05至3.7厘米的玉壺,在兩邊飾有相對的龍紋,在玉壺腹部左右兩側(cè)還雕刻有臥伏回首狀小螭龍。
3.青玉圓雕臥鹿
這個高6.5厘米,長10.6厘米的宋代臥獸類玉器,目前被收藏在首都博物館中,而這個溫潤無暇青玉質(zhì)地,利用圓雕技法雕刻而成的玉器,因準確協(xié)調(diào)的身體結(jié)構(gòu),光素?zé)o紋的外表,體現(xiàn)出宋代時期絕妙的拋光技術(shù)。
4.扣瑪瑙碗
這只口徑達13.25厘米,高6.2厘米,底徑達6.2厘米的瑪瑙碗,這只出土在安徽來安縣相關(guān)公社的通體晶瑩透明的圓形深腹瑪瑙碗,是一件表面刨光細致,顯得富貴典雅的宋代難得的瑪瑙珍品。
5.螭紋玉帶跨
這個利用通體瑩白,局部分布有紅褐色暈斑的白玉制作的玉器,是從四川廣漢市和興鄉(xiāng)聯(lián)合村出土的南宋時代玉器,是在器物的正面利用鏤雕和圓雕技法雕琢出一只身體盤曲的大螭,和一只體態(tài)溫順的小螭。
6.宋真宗禪地玉冊
這個長29.8厘米,款2厘米,目前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十六簡玉冊,是利用青白色的玉石制作,每個簡之間用金線進行串聯(lián)制作的玉冊,而這個楷體的冊文,上面書寫的字根據(jù)殘存的筆劃推測,大概是宋太祖、太宗的謚號。
7.螭熊紋韘形玉佩
這個高8.05厘米,寬5.8厘米的白色帶黃褐色沁的扁平狀玉佩,目前被收藏在故宮博物館中,而這個鏤雕有飛虎、螭龍、熊紋等紋飾的玉佩,曾盛行在漢代,在宋代至清代時期開始仿制,是宋代仿古玉器中的精品之作。
8.人物紋玉帶板
這個款4.4厘米,長7.6厘米的青白色玉質(zhì)文物,目前被收藏在首都博物館中,玉器利用靈動且細膩的線條在呈方形的帶板上雕刻著一個戴高冠的俊秀生動的男子,是一件精美靈巧的宋代玉器佳品。
9.鹿紋玉鉈尾
這個目前收藏在中國文物信息咨詢中心的青色玉質(zhì)文物,是長7.7厘米、寬4.1厘米的呈長方形的玉器,而這個以臥坐于毯上的梅花鹿為雕刻素材的玉器,因保留著唐代池面隱起工藝特色,并帶有宋代帶板紋飾題材的特征,而被斷定為唐宋過度階段制作的器物。
10.蒲紋玉劍璏
這個由寬2.3厘米,長7.3厘米的上部分,寬2.5厘米,長8.8厘米的下部分共同組成的玉器,目前被收藏在杭州歷史博物館中,而在這個于青色的玉質(zhì)上用隨意的線條雕刻著蒲紋、側(cè)面陰刻著卷草紋,是仿漢式宋代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