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眾所周知,自然界是一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動物領域中只要擁有強大的攻擊力,或者強大的生存能力,就能在食物鏈的頂端的一邊成為一方霸主,而提到最強的猛獸,大家最先會想到哪些動物呢,世界上打架最厲害的動物有哪些呢,本文就為大家盤點并簡單介紹世界最強動物排行榜前十名,一起來簡單了解下吧。
十大攻擊力最強的動物排行榜
1.虎鯨
學名:Orcinus orca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虎鯨是海洋里最兇狠的生物,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動物,有一些群體組成的家族是動物界中最穩(wěn)定的家族。虎鯨的一些復雜社會行為,捕獵技巧和聲音交流,被認為是虎鯨擁有自己的文化的證據(jù)。虎鯨的大腦非常發(fā)達同時身體擁有強大力量,憑借這些優(yōu)勢,這些高智商動物能夠追趕和捕殺海洋中的很多頂級捕食者。它們是食肉動物,性情兇猛,善于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豚、海豹等動物的天敵。有時它們還襲擊其它鯨類,甚至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
虎鯨為什么對人類友好:
虎鯨對人類友好是由于虎鯨是一種智商比較高的生物,它們知道人類跟它們一樣是哺乳動物,因此它們會將人類視作它們的同類,不會傷害人類。
2.非洲象
學名:Loxodonta
命名者及年代:Anonymous, 1827
非洲公象是陸地動物10大單挑王之一,它的戰(zhàn)斗力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第一,防御力,成年非洲公象的皮就有4-8公分厚,如此厚的皮膚就連非洲食肉動物中犬齒最長的非洲獅就破不開防御。大象有著平均20多公里每小時的奔跑速度,大象有一條沒有骨頭的鼻子,全部都是由肌肉組成,在與其他動物沖突時,它僅僅靠鼻子就能將一頭河馬掀翻,可見其爆發(fā)力之強。而且大象的象牙末端比較尖細,具有很強的攻擊性。
3.非洲獅
學名:Panthera leo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獅子是現(xiàn)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有“草原之王”的稱號的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十大動物之王之一。是生活在熱帶稀樹草原和草地,也出現(xiàn)于灌木和旱林的陸地食肉動物排名20強之一。肉食,常以伏擊方式捕殺其他溫血動物。獅子通常捕食眼前見到的一切獵物,有時它們還會仗著自己體型大,順手搶其他食肉動物的食物。如果非得為獅子列出一張食譜,上面可能會包括非洲大陸上體重能夠超過1000千克的所有哺乳動物,以及多種鳥類和一些爬行類,比如龜。
4.北極熊
學名:Ursus maritimus
命名者及年代:Phipps, 1774
北極熊生活在北極圈冰層覆蓋的水域。發(fā)生斷裂和重新凍結的冰緣和壓力脊提供了最好的狩獵場。一般單獨行動,只有在交配和哺乳期例外。是肉食性最強的物種,98.5%的食物都是肉類。以戰(zhàn)斗力來講,北極熊在食肉動物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無論是從體型、力量上講,還是身體的靈活性,北極熊都是十分強悍,整個北極都沒有天敵,而且北極熊是唯一會主動攻擊人類的熊類,是世界上攻擊性最強大最兇猛的十大動物之一。
北極熊吃什么:
北極熊主要捕食海豹,特別是環(huán)斑海豹,以及髯海豹、鞍紋海豹、冠海豹。除此之外,它們也捕捉海象、白鯨、海鳥、魚類、小型哺乳動物。
5.河馬
學名:Hippopotamus amphibius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河馬是雜食性淡水物種,體型雖大卻可輕巧的浮在水中,還能在水中待超過5分鐘。即使是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其短距離奔跑速度卻能達到時速40千米。生活于非洲熱帶水草豐盛地區(qū),常由10余只組成群體,有時也能結成上百只的大群。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河馬皮膚十分光滑堅硬,獅子與鬣狗想要撲上去會滑下來,想要撕咬也會無從下口,就像一個堅硬光滑的肉氣球,拿它一點辦法也沒有。甚至連非洲最大鱷魚尼羅鱷也不是河馬的對手,而且河馬的咬合力也十分的驚人,是食草動物之中最大的。
6.老虎
學名:Panthera tigris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老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jié)雌雄才在一起生活。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更顯得異常威武,因此被譽為“山中之王”或“獸中之王”。這個陸地動物戰(zhàn)斗力排名30的虎最精良的攻擊武器就是粗壯的牙齒和可伸縮的利爪。捕食時異常兇猛、迅速而果斷,以消耗最小的能量來獲取盡可能大的收獲為原則。老虎在亞洲沒有天敵,老虎特殊的攻擊手段是咬斷對手的脊椎,在大型貓科是較常見。
7.鱷魚
學名:Crocodylus siamensis
命名者及年代:Schneider, 1801
鱷魚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 鱷魚因強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鱷魚是出了名的冷血殺手,十大最厲害的動物之一,它們能夠捕殺非洲野牛、羚羊等大型的食草類動物,在非洲的鱷魚有時甚至能夠捕食獅子。鱷魚中戰(zhàn)斗力最高的當屬灣鱷,它們的戰(zhàn)斗力可是用近千人的生命體現(xiàn)的出來,二戰(zhàn)時期它們蘭里島之戰(zhàn)在偷襲全副武裝的日軍而出名。
8.棕熊
學名:Ursus arctos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棕熊是哺乳綱、熊科的動物。也是陸地上食肉目體形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十大戰(zhàn)斗力最強的動物之一,體長1.5-2.8米,肩高0.9-1.5米,頭大而圓,體形健碩,肩背隆起。前臂十分有力,前爪的爪尖最長能到15厘米,前臂在揮擊的時候力量強大,“粗鈍”的爪子可以造成極大破壞。食性較雜,植物包括各種根莖、塊莖、草料、谷物及果實等,喜吃蜜,動物包括螞蟻、蟻卵、昆蟲、嚙齒類、有蹄類、魚和腐肉等。
棕熊的天敵:
由于棕熊的體型和對威脅的攻擊性,一般不被捕食。但在歷史中,人類一直是迫害棕熊的天敵。棕熊的某些幼崽可能會受到其他棕熊、美洲獅或灰狼的襲擊,盡管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9.犀牛
學名:Dicerorhinus
命名者及年代:Gray, 1821
犀牛是哺乳綱、犀科的總稱,有4屬5種。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動物,十種最厲害的食草動物之一,犀類動物腿短、體肥笨拙,體長2.2-4.5米,肩高1.2-2米,體重2800-3000千克。多獨居,個體之間很少接觸,多數(shù)時候都會避開人類,但在交配季節(jié)時期的雄犀牛,或帶領小犀牛的雌犀牛,稍受刺激就會攻擊任何目標,包括人類。其中黑犀牛是犀牛中脾氣比較壞者,會主動攻擊任何陌生的氣味或聲音。
犀牛的天敵是誰:
成年后的犀牛幾乎沒有天敵,偶爾會受到的大象欺負。成年犀牛除了人類沒有天敵,白犀牛和黑犀牛原產于非洲。
10.美洲豹
學名:Panthera onca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美洲豹又叫美洲虎,是現(xiàn)存第三大的貓科動物。美洲豹的體型僅次于獅、虎。野外壽命約18年。人工飼養(yǎng)的歷史達20多年。體重35—150千克,最大亞種雄性亞馬孫美洲豹平均體重為98千克,咬力可達1250磅。美洲豹愛獨行,是蟄伏突襲的掠食者,在選擇獵物方面,它們完全是投機取巧的。它們是頂級掠食者和基石物種,十大最具攻擊力動物之一,在平衡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調節(jié)獵物數(shù)量方面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洲豹主要價值:
美洲豹皮毛上那美麗的顏色和花紋是一種很好的保護色,也使它成為一種價值昂貴的毛皮獸,被人們用來制做各種服裝等,價值大約略與豹皮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