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茲克獎是從1979年由凱悅基金會、杰伊·普利茲克以及其妻子辛蒂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建筑設(shè)計獎項,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現(xiàn)今這個建筑獎項已經(jīng)成為行業(yè)內(nèi)的國際最高榮譽,每年這個獎項都會提名全球500名左右的建筑設(shè)計師進(jìn)行評選,而這些人獲得獎項也是為了表彰它們在建筑藝術(shù)、人工環(huán)境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xiàn),從1979年發(fā)展至今,普利茲克獎已經(jīng)頒發(fā)過了46次。
根據(jù)這46次的頒發(fā)情況來看,獲獎最多的國家是日本,共有9人獲獎,分別是丹下健三、槙文彥、安藤忠雄、妹島和世、西澤立衛(wèi)、伊東豐雄、坂茂、磯崎新和山本理顯。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國,共有8人獲得普利茲克獎。英國以5位獲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筑設(shè)計師而排在第三位。
其中中國也有一位建筑設(shè)計師獲得普利茲克獎,名為王澍,他的代表作有中國美術(shù)學(xué)院象山校區(qū)、寧波美術(shù)館、烏鎮(zhèn)互聯(lián)網(wǎng)國際會展中心等。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華裔美國國籍設(shè)計師獲獎,名為貝聿銘,其中盧浮宮玻璃金字塔、蘇州博物館、中國銀行大廈都是其代表作品。
普利茲克獎歷屆得主
普利茲克獎歷屆得主 | |||
年份 | 屆次 | 獲獎?wù)?/td> | 國籍 |
1979 | 1 | 菲利普·約翰遜Philip Johnson | 美國 |
1980 | 2 | 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 | 墨西哥 |
1981 | 3 | 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irling | 英國 |
1982 | 4 | 凱文·洛奇Kevin Roche | 美國 |
1983 | 5 | 貝聿銘Ieoh Ming Pei | 美國 |
1984 | 6 | 理查德·邁耶Richard Meier | 美國 |
1985 | 7 | 漢斯·霍萊因Hans Hollein | 奧地利 |
1986 | 8 | 戈特弗里德·玻姆Gottfried Boehm | 德國 |
1987 | 9 | 丹下健三Kenzo Tange | 日本 |
1988 | 10 |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 | 美國 |
奧斯卡·尼邁耶Oscar Niemeyer | 巴西 | ||
1989 | 11 | 弗蘭克·蓋里Frank O. Gehry | 美國 |
1990 | 12 | 阿爾多·羅西Aldo Rossi | 意大利 |
1991 | 13 | 羅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 美國 |
1992 | 14 | 阿爾瓦羅·西扎Alvaro Siza | 葡萄牙 |
1993 | 15 | 槙文彥Fumihiko Maki | 日本 |
1994 | 16 |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贊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 法國 |
1995 | 17 | 安藤忠雄Tadao Ando | 日本 |
1996 | 18 | 拉斐爾·莫內(nèi)歐Rafael Moneo | 西班牙 |
1997 | 19 | 斯維勒·費恩Sverre Fehn | 挪威 |
1998 | 20 | 倫佐·皮亞諾Renzo Piano | 意大利 |
1999 | 21 | 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 英國 |
2000 | 22 | 雷姆·庫哈斯Rem Koolhaas | 荷蘭 |
2001 | 23 | 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 | 瑞士 |
皮埃爾·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 |||
2002 | 24 | 格倫·馬庫特Glenn Murcutt | 澳大利亞 |
2003 | 25 | 約翰·伍重Jorn Utzon | 丹麥 |
2004 | 26 |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 英國 |
2005 | 27 | 湯姆·梅恩Thom Mayn | 美國 |
2006 | 28 | 保羅·門德斯·達(dá)·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 巴西 |
2007 | 29 | 理查德·羅杰斯Richard Rogers | 英國 |
2008 | 30 | 讓·努維爾Jean Nouvel | 法國 |
2009 | 31 |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 | 瑞士 |
2010 | 32 | 妹島和世Kazuyo Sejima | 日本 |
西澤立衛(wèi)Ryue Nishizawa | |||
2011 | 33 | 艾德瓦爾多·蘇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 葡萄牙 |
2012 | 34 | 王澍Wang Shu | 中國 |
2013 | 35 | 伊東豐雄Toyo Ito | 日本 |
2014 | 36 | 坂茂Shigeru Ban | 日本 |
2015 | 37 | 弗雷·奧托Frei Otto | 德國 |
2016 | 38 | 亞力杭德羅·阿拉維納Alejandro Aravena | 智利 |
2017 | 39 | 拉斐爾·阿蘭達(dá)Rafael Aranda | 西班牙 |
卡莫·皮格姆Carme Pigem | |||
拉蒙·比拉爾塔Ramon Vilalta | |||
2018 | 40 | 巴克里希納·多西Balkrishna Doshi | 印度 |
2019 | 41 | 磯崎新Arata Isozaki | 日本 |
2020 | 42 | 伊馮·法雷爾Yvonne Farrell | 愛爾蘭 |
謝莉·麥克納馬拉Shelley McNamara | |||
2021 | 43 | 安妮·拉卡頓Anne Lacaton | 法國 |
讓-菲利普·瓦薩爾Jean-Philippe Vassal | |||
2022 | 44 |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 | 布基納法索(非洲) |
2023 | 45 | 大衛(wèi)·奇普菲爾德(Sir David Alan Chipperfield CH) | 英國 |
2024 | 46 | 山本理顯(Riken Yamamoto)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