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獎是為了紀(jì)念雨果根斯巴克對科幻小說界的貢獻(xiàn)和影響力,在1953年設(shè)立,由世界科幻協(xié)會為獲獎?wù)哳C發(fā)的文學(xué)獎項(xiàng),而雨果獎和星云獎并稱為科幻文學(xué)界最高榮譽(yù),也有著科幻文學(xué)諾貝爾獎的美稱,最早是根據(jù)愛好者的投票結(jié)果來評選出最優(yōu)秀的作品,在數(shù)十年的發(fā)展過程中,雨果獎始終都是為奇幻作品和科幻作品進(jìn)行頒獎,現(xiàn)今這個醬香的投票只能是科幻大會成員才能進(jìn)行提名和投票。
從1953年開始至今,雨果獎已經(jīng)舉辦了71屆,2024年的提名名單也已經(jīng)公布。其中首屆最佳長篇獎是頒給了阿爾弗雷德·貝斯特創(chuàng)作的《被毀滅的人》一書;而最新一屆2023年舉辦的雨果獎的最佳長篇小說則是頒發(fā)給了由T·金費(fèi)舍創(chuàng)作的小說《蕁麻和骨頭》。在2024年的提名名單中,《不顧一切的榮耀》、《阿米娜·西拉菲歷險記》、《光明之門的圣人》、《新手反派》、《翻譯國度》、《女巫王》這幾篇小說都進(jìn)入到了最佳長篇小說的入圍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也有一位獲得雨果獎的作家,是創(chuàng)作出《三體》的作家劉慈欣,這部作品在2015年的頒獎典禮上獲得最佳長篇小說的獎項(xiàng),這也是中國首位乃至唯一一位獲得這個科幻文學(xué)最高獎項(xiàng)的作家。在所有的獲獎作家中,有一位科幻女作家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她創(chuàng)作的多部長篇和長中篇以及短篇科幻作品榮獲雨果獎,并且?guī)缀跛械男聲唤?jīng)出版,便會受到雨果獎的提名。
雨果獎歷屆獲獎作品名單
雨果獎歷屆獲獎作品名單 | |||
年份 | 類別 | 獲獎作品 | 作者 |
1953 | 長篇 | 《被毀滅的人》 | 阿爾弗雷德·貝斯特 |
1954 | - | 停辦 | |
1955 | 長篇 | 《They'd Rather Be Right》 | Mark Clifton |
中篇 | 《達(dá)夫斯講述者》 | 小沃爾特·M·米勒 | |
短篇 | 《阿拉瑪果沙》 | 艾里克·F.拉賽爾 | |
1956 | 長篇 | 《雙星》 | 羅伯特·A·海因萊因 |
中篇 | 《探險隊(duì)》 | 幕瑞·雷因斯特 | |
短篇 | 《星》 | 阿瑟·克拉克 | |
1957 | - | - | |
1958 | 長篇 | 《The Big Time》 | Fritz Leiber |
短篇 | 《或者所有有牡蠣的海洋》 | A.戴維遜 | |
1959 | 長篇 | 《事關(guān)良心》 | 詹姆斯·布利什 |
中篇 | 《大前庭》 | 克利福德·D·西馬克 | |
短篇 | 《那地獄邊緣的火車》 | 羅伯特·布羅赫 | |
1960 | 長篇 | 《星船傘兵》 | 羅伯特·A·海因萊因 |
長篇 | 《獻(xiàn)給阿爾吉儂的花束》 | 丹尼爾·凱斯 | |
1961 | 長篇 | 《萊博維茲的贊歌》 | 小沃爾特·M·米勒 |
短篇 | 《最長的航程》 | 波爾·安德森 | |
1962 | 長篇 | 《異鄉(xiāng)異客》 | 羅伯特·A·海因萊因 |
短篇 | 《溫室》 | 布賴恩·奧爾迪斯 | |
1963 | 長篇 | 《高城堡里的人》 | 菲利普·K·迪克 |
短篇 | 《龍主》 | 杰克·萬斯 | |
1964 | 長篇 | 《星際驛站》 | 克里福德·D·西馬克 |
短篇 | 《與國王們戰(zhàn)斗到底》 | 波爾·安德森 | |
1965 | 長篇 | 《The Wanderer》 | Fritz Leiber |
短篇 | 《戰(zhàn)士,不要問》 | 戈登·R·迪克森 | |
1966 | 長篇 | 《不朽》 | 羅杰·澤拉茲尼 |
《沙丘》 | 弗蘭克·赫伯特 | ||
短篇 | 《梯克托克曼說:“懺悔吧,哈勒昆!”》 | 哈蘭·埃利森 | |
1967 | 長篇 | 《嚴(yán)厲的月亮》 | 羅伯特·A·海因萊因 |
中篇 | 《最后的城堡》 | 杰克·萬斯 | |
短篇 | 《中子星》 | 拉里·尼文 | |
1968 | 長篇 | 《光明王》 | 羅杰·澤拉茲尼 |
長中篇 | 《維樂搜索》 | 安妮·麥卡芙瑞 | |
《紫薪騎手》 | 菲利普·J·法瑪 | ||
短中篇 | 《打算滾動石頭》 | 弗里茲·雷伯 | |
短篇 | 《我沒有嘴,我要吶喊》 | 哈蘭·埃利森 | |
1969 | 長篇 | 《立于桑給巴爾》 | 約翰·布魯納 |
長中篇 | 《夜翼》 |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 |
短中篇 | 《肉體的分享》 | 波爾·安德森 | |
短篇 |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 | 哈蘭·埃利森 | |
1970 | 長篇 | 《黑暗的左手》 | 厄休拉·勒古恩 |
中篇 | 《陰影之船》 | 弗里茲·雷伯 | |
短篇 | 《時間像假寶石的螺旋線》 | 撒繆爾·R·狄蘭尼 | |
1971 | 長篇 | 《環(huán)形世界》 | 拉里·尼文 |
中篇 | 《遭遇在蘭克馬》 | 弗里茲·雷伯 | |
短篇 | 《慢雕刻》 | 西奧多·斯特金 | |
1972 | 長篇 | 《To Your Scattered Bodies Go》 | Philip José Farmer |
中篇 | 《空氣與黑暗的女王》 | 波爾·安德森 | |
短篇 | 《無常之月》 | 拉里·尼文 | |
1973 | 長篇 | 《神們自己》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長中篇 | 《世界之詞乃森林》 | 厄休拉·勒古恩 | |
短中篇 | 《山羊之歌》 | 波爾·安德森 | |
短篇 | 《伊瑞馬水壩》 | 拉菲爾·A·拉弗蒂 | |
《會見》 | 弗雷德里克·波爾、C·M·考恩布魯斯 | ||
1974 | 長篇 | 《與拉瑪相會》 | 阿瑟·C·克拉克 |
長中篇 | 《被插上插頭的女孩》 | 小詹姆斯·梯普崔 | |
短中篇 | 《死鳥》 | 哈蘭·埃利森 | |
短篇 | 《離開歐麥拉城的人》 | 厄休拉·K·勒吉因 | |
1975 | 長篇 | 《一無所有》 | 厄休拉·K·勒吉因 |
長中篇 | 《萊安娜之歌》 | 喬治·R·R·馬丁 | |
短中篇 | 《蘭格漢斯開始漂流》 | 哈蘭·埃利森 | |
短篇 | 《洞人》 | 拉里·尼文 | |
1976 | 長篇 | 《千年戰(zhàn)爭》 | 喬·霍爾德曼 |
長中篇 | 《家是劊子手》 | 羅杰·澤拉茲尼 | |
短中篇 | 《索爾的邊疆》 | 拉里·尼文 | |
短篇 | 《抓住則皮林》 | 弗里茲·雷伯 | |
1977 | 長篇 | 《遲暮鳥語》 | 凱特·威廉 |
長中篇 | 《通過任何其他的名字》 | 斯比德·羅賓遜 | |
《休斯頓,休斯頓,你讀到了嗎?》 | 小詹姆斯·梯昔崔 | ||
短中篇 | 《兩百歲的人》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
短篇 | 《三百年國慶紀(jì)念日》 | 喬·霍爾德曼 | |
1978 | 長篇 | 《通向宇宙之門》 | 弗雷德里克·波爾 |
長中篇 | 《星舞》 | 斯比德·羅賓遜、珍尼·羅賓遜 | |
短中篇 | 《琥珀之眼》 | 瓊·D·溫基 | |
短篇 | 《杰弗梯是五》 | 哈蘭·埃利森 | |
1979 | 長篇 | 《Dreamsnake》 | Vonda N.McIntyre |
長中篇 | 《視覺的持續(xù)》 | 約翰·瓦雷 | |
短中篇 | 《獵人的月亮》 | 保羅·安德森 | |
短篇 | 《卡桑德拉》 | C.J.Cherryh | |
1980 | 長篇 | 《天堂的噴泉》 | 阿瑟·克拉克 |
長中篇 | 《敵人的礦藏》 | 巴里·B·龍耶 | |
短中篇 | 《沙王》 | 喬治·R·R·馬丁 | |
短篇 | 《龍與十字架》 | 喬治·R·R·馬丁 | |
1981 | 長篇 | 《The Snow Queen》 | Joan D.Vinge |
長中篇 | 《失去的多賽》 | 戈東·R·迪克遜 | |
短中篇 | 《斗篷與棍棒》 | 戈東·R·迪克遜 | |
短篇 | 《舞鹿的洞穴》 | 克里福德·D·西馬克 | |
1982 | 長篇 | 《Downbelow Station》 | C.J.Cherryh |
長中篇 | 《土星游戲》 | 波爾·安德森 | |
短中篇 | 《獨(dú)角獸的棋局》 | 羅杰·澤拉茲尼 | |
短篇 | 《推銷者》 | 約翰·瓦雷 | |
1983 | 長篇 | 《基地邊緣》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長中篇 | 《精靈們》 | 瓊安娜·露絲 | |
短中篇 | 《火警監(jiān)視》 | 康尼·威利斯 | |
短篇 | 《憂郁的大象》 | 斯比德·羅賓遜 | |
1984 | 長篇 | 《星潮洶涌》 | 大衛(wèi)·布林 |
長中篇 | 《瀑布點(diǎn)》 | 蒂莫西·扎恩 | |
短中篇 | 《血音樂》 | 格雷格·貝爾 | |
短篇 | 《演說的聲音》 |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 |
1985 | 長篇 | 《神經(jīng)浪游者》 | 威廉·吉布森 |
長中篇 | 《按回車鍵》 | 約翰·瓦雷 | |
短中篇 | 《血孩》 | 歐克塔維亞·布特勒 | |
短篇 | 《水晶天》 | 大衛(wèi)·布林 | |
1986 | 長篇 | 《安德的游戲》 | 奧森·斯科特·卡德 |
長中篇 | 《富岳二十四景》 | 羅杰·澤拉茲尼 | |
短中篇 | 《失去時間的巴拉丁》 | 哈蘭·埃利森 | |
短篇 | 《費(fèi)米與霜》 | 弗雷德里克·波爾 | |
1987 | 長篇 | 《死者代言人》 | 奧森·斯科特·卡德 |
長中篇 | 《內(nèi)地的吉爾加美什》 |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 |
短中篇 | 《永久凍土》 | 羅杰·澤拉茲尼 | |
短篇 | 《切線》 | 格雷格·貝爾 | |
1988 | 長篇 | 《提升之戰(zhàn)》 | 大衛(wèi)·布林 |
長中篇 | 《眼中眼》 | 奧森·斯科特·卡德 | |
短中篇 | 《戈?duì)査?,你今晚出來嗎?/td> | 厄休拉·K·勒吉因 | |
短篇 | 《為什么我離開了哈里的通宵營業(yè)漢堡店》 | 勞倫斯·瓦特伊凡斯 | |
1989 | 長篇 | Cyteen | C.J.Cherryh |
長中篇 | 《溫勒巴格斯的最后一個》 | 康尼·威利斯 | |
短中篇 | 《薛定諤的貓》 | 喬治·阿列克·艾芬格 | |
短篇 | 《基林亞戈》 | 邁克·雷斯尼克 | |
1990 | 長篇 | 《海伯利安》 | 丹·西蒙斯 |
長中篇 | 《悲悼的群山》 | 洛伊斯·比約德 | |
短中篇 | 《輸入一個兵,再輸入另一個》 | 羅伯特·西爾弗伯格 | |
短篇 | 《蠢人們》 | 蘇澤·M·查拉斯 | |
1991 | 長篇 | 《貴族的游戲》 | 洛伊斯·比約德 |
長中篇 | 《海明威騙局》 | 喬·霍爾德曼 | |
短中篇 | 《曼拉姆基》 | 邁克·雷斯尼克 | |
短篇 | 《熊發(fā)現(xiàn)了火》 | 特瑞·比森 | |
1992 | 長篇 | 《貝拉亞》 | 洛伊斯·比約德 |
長中篇 | 《西班牙乞丐》 | 南希·克雷斯 | |
短中篇 | 《金子》 | 艾薩克·阿西莫夫 | |
短篇 | 《追趕太陽》 | 杰弗里·A·蘭迪斯 | |
1993 | 長篇 | 《深淵上的火》 | 弗諾·文奇 |
《末日之書》 | 康妮·威利斯 | ||
長中篇 | 《太空人比爾》 | 路修斯·謝芭德 | |
短中篇 | 《碎果鉗政變》 | 珍妮特·卡甘 | |
短篇 | 《即使是王后》 | 康妮·威利斯 | |
1994 | 長篇 | 《綠火星》 | 金·斯坦利·羅賓遜 |
長中篇 | 《在底部世界降落》 | 哈里·圖特雷多夫 | |
短中篇 | 《佐治亞在我腦中》 | 查爾斯·謝菲爾德 | |
短篇 | 《尼羅河上的死亡》 | 康妮·威利斯 | |
1995 | 長篇 | 《鏡舞》 | 洛伊斯·比約德 |
長中篇 | 《歐都外峽谷的七個景觀》 | 邁克·雷斯尼克 | |
短中篇 | 《火星人的孩子》 | 大衛(wèi)·戈羅德 | |
短篇 | 《沒人這么瞎》 | 喬·霍爾德曼 | |
1996 | 長篇 | 《鉆石年代》 | 尼爾·斯蒂芬森 |
長中篇 | 《未來的上尉之死》 | 愛倫·斯蒂爾 | |
短中篇 | 《像恐龍一樣思考》 | 詹姆斯·帕崔克·科利 | |
短篇 | 《林肯列車》 | 瑪瑞·F·麥克芙 | |
1997 | 長篇 | 《藍(lán)火星》 | 金·斯坦利·羅賓遜 |
長中篇 | 《龍血》 | 喬治·R·R·馬丁 | |
短中篇 | 《修理自行車的人》 | 布魯斯·斯特靈 | |
短篇 | 《靈魂選擇她的社會》 | 康妮·威利斯 | |
1998 | 長篇 | 《永遠(yuǎn)的和平》 | 喬·霍爾德曼 |
長中篇 | 《天使恐懼的威脅》 | 愛倫·斯蒂爾 | |
短中篇 | 《我們要與魚一起唱……》 | 比爾·約翰遜 | |
短篇 | 《四十三個南極王朝》 | 邁克·雷斯尼克 | |
1999 | 長篇 | 《別忘了還有狗》 | 康妮·威利斯 |
長中篇 | 《海棲者》 | 格雷格·伊根 | |
短中篇 | 《塔克拉瑪干》 | 布魯斯·斯特林 | |
短篇 | 《機(jī)器的非常脈動》 | 邁克爾·斯萬維克 | |
2000 | 長篇 | 《天淵》 | 弗諾·文奇 |
長中篇 | The Winds of Marble Arch | 康妮·威利斯 | |
短中篇 | 《10的十六次方到1》 | 詹姆斯·帕特里克·凱利 | |
短篇 | 《暴龍諧謔曲》 | 邁克爾·斯萬維克 | |
2001 | 長篇 | 《哈利·波特與火焰杯》 | J·K·羅琳 |
長中篇 | 《最終的地球》 | 杰克·威廉森 | |
短中篇 | 《千年貝貝》 | Kristine Kathryn Rusch | |
短篇 | 《另一種黑暗》 | 大衛(wèi)·郎福特 | |
2002 | 長篇 | 《美國眾神》 | 尼爾·蓋曼 |
長中篇 | 《費(fèi)爾蒙特中學(xué)的流星歲月》 | 弗諾·文奇 | |
短中篇 | 《地獄是上帝不在的地方》 | 特德·姜 | |
短篇 | 《狗說汪汪》 | 邁克爾·斯萬維克 | |
2003 | 長篇 | 《原始人》 | 羅伯特·J·索耶 |
長中篇 | 《卡羅蘭(鬼媽媽)》 | 尼爾·蓋曼 | |
短中篇 | 《緩慢的生命》 | 邁克爾·斯萬維克 | |
短篇 | 《墜落火星》 | 杰弗里·A·蘭迪斯 | |
2004 | 長篇 | 《靈魂騎士》 | 洛伊斯·比約德 |
長中篇 | 《循環(huán)》 | 弗諾·文奇 | |
短中篇 | 《時間軍團(tuán)》 | 邁克爾·斯萬維克 | |
短篇 | 《綠字的研究》 | 尼爾·蓋曼 | |
2005 | 長篇 | 《喬納森·斯特蘭奇與諾瑞爾先生》 | 蘇珊娜·克拉克 |
長中篇 | 《都市叢林》 | 查爾斯·斯特羅斯 | |
短中篇 | 《仙女手提包》 | 凱莉·林克 | |
短篇 | 《與貓同行》 | 邁克·雷斯尼克 | |
2006 | 長篇 | 《時間回旋》 | 羅伯特·查爾斯·威爾遜 |
長中篇 | 《秘密任務(wù)》 | 康妮·威利斯 | |
短中篇 | 《雙心》 | 彼得·S·畢格爾 | |
短篇 | Tk’tk’tk | 戴維·D·萊文 | |
2007 | 長篇 | 《彩虹盡頭》 | 弗諾·文奇 |
長中篇 | 《萬億夜》 | 羅伯特·里德 | |
短中篇 | 《神怪之妻》 | 伊恩·邁克唐納德 | |
短篇 | 《幻夢》 | 蒂姆·普拉特 | |
2008 | 長篇 | 《猶太警察工會》 | 邁克爾·夏邦 |
長中篇 | 《均已就座》 | 康妮·威利斯 | |
短中篇 | 《商人與煉金術(shù)師之門》 | 特德·姜 | |
短篇 | 《潮痕》 | 伊麗莎白·貝爾 | |
2009 | 長篇 | 《墳場之書》 | 尼爾·蓋曼 |
長中篇 | The Erdmann Nexus | 南希·克雷斯 | |
短中篇 | Shoggoths in Bloom | 伊麗莎白·貝爾 | |
短篇 | 《呼吸——宇宙的毀滅》 | 特德·姜 | |
2010 | 長篇 | 《城與城》 | 柴納·米耶維 |
長篇 | 《發(fā)條女孩》 | 保羅·巴奇加盧皮 | |
長中篇 | 《重寫人生》 | 查爾斯·斯特羅斯 | |
短中篇 | 《島》 | 彼得·瓦茲 | |
短篇 | 《冰柱新娘》 | 威爾·麥金托什 | |
相關(guān)書籍 | 《這就是我,杰克萬斯!》 | 杰克·萬斯 | |
漫畫/圖繪小說 | 《天才女孩,第九集》 | Written by Kaja and Phil Foglio,Art by Phil Foglio,Colours by Cheyenne Wright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月球》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神秘博士:火星之水》 | ||
2011 | 長篇 | 《燈火管制/空襲警報解除》 | 康妮·威利斯 |
長中篇 | 《軟件體的生命周期》 | 特德·姜 | |
短中篇 | 《火星的皇帝》 | 艾倫M.斯蒂爾 | |
短篇 | 《只因少了一顆釘》 | 瑪麗·羅賓奈特·科瓦爾 | |
相關(guān)書籍 | Chicks Dig Time Lords: A Celebration of Doctor Who by the Women Who Love It | Lynne M. Thomas、Tara O’Shea | |
漫畫/圖繪小說 | 《天才女孩,第十集》 | written by Phil and Kaja Foglio,art by Phil Foglio,colors by Cheyenne Wright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盜夢空間》 | 編劇/導(dǎo)演:克里斯托弗·諾蘭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神秘博士:潘多拉/宇宙大爆炸》 | 編劇:史蒂文·莫法特;導(dǎo)演:托比·海恩斯 | |
2012 | 長篇 | 《我不屬于他們》 | 舟·沃頓 |
長中篇 | 《霧上架橋的男人》 | 吉爾·強(qiáng)森 | |
短中篇 | 《六個月零三天》 | 查利·簡·安德斯 | |
短篇 | 《手中紙,心頭愛》 | 劉宇昆 | |
相關(guān)書籍 | 《科幻百科全書》(第三版) | John Clute、David Langford、Peter Nicholls、Graham Sleight | |
漫畫/圖繪小說 | 掘客 | Ursula Vernon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權(quán)力的游戲》(第一季) | created by David Benioff and D. B. Weiss,written by David Benioff、D. B. Weiss、Bryan Cogman、Jane Espenson、George R. R. Martin,directed by Brian Kirk、Daniel Minahan、Tim van Patten、Alan Taylor ||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神秘博士:博士之妻》 |
編?。耗釥柹w曼 導(dǎo)演:理查德·克拉克 |
|
2013 | 長篇 | 《紅衫》 | 約翰?斯卡爾齊 |
長中篇 | 《皇帝魂》 | 布蘭登·山德森 | |
短中篇 | The Girl-Thing Who Went Out for Sushi | 帕特·卡蒂根 | |
短篇 | 《物哀》 | 劉宇昆 | |
相關(guān)書籍 | Writing Excuses, Season 7 | Brandon Sanderson、Dan Wells、Mary Robinette Kowal、Howard Taylerand Jordan Sanderson | |
漫畫/圖繪小說 | 《傳說》第一卷 | written by Brian K. Vaughan,illustrated by Fiona Staples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復(fù)仇者聯(lián)盟》 | 劇本&導(dǎo)演:喬斯·韋登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權(quán)力的游戲:黑水之戰(zhàn)》 | Joss Whedon | |
2014 | 長篇 | Ancillary Justice | Ann Leckie |
長中篇 | Equoid | Charles Stross | |
短中篇 | The Lady Astronaut of Mars | Mary Robinette Kowal | |
短篇 | The Water That Falls on You from Nowhere | John Chu | |
相關(guān)書籍 | We Have Always Fought: Challenging the Women, Cattle and Slaves Narrative | Kameron Hurley | |
漫畫/圖繪小說 | Time | Randall Munroe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地心引力》 |
編?。喊⒎剿?middot;卡隆、喬納斯·卡隆 導(dǎo)演:阿方索·卡隆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權(quán)力的游戲:卡斯特梅的雨季(紅色婚禮)》 |
Written by George R.R. Martin,Directed by Neil Marshall,Created by David Benioff 、D.B. Weiss |
|
2015 | 長篇 | 《三體》 |
作家:劉慈欣 翻譯:劉宇昆 |
長中篇 | 無 | ||
短中篇 | 《那天,天地翻了個個兒》(選自《雷沙革村的讀墨人》) | 翻譯:厲青冰 | |
短篇 | 無 | ||
相關(guān)書籍 | 無 | ||
漫畫/圖繪小說 | 《驚奇女士第一卷:不再平凡》 | ritten by G. Willow Wilson,illustrated by Adrian Alphona、Jake Wyatt | |
戲劇表現(xiàn):長劇 | 《銀河護(hù)衛(wèi)隊(duì)》 | written by James Gunn、Nicole Perlman,directed by James Gunn | |
戲劇表現(xiàn):短劇 | 《黑色孤兒:至今從未用過的方法》 | written by Graeme Manson,directed by John Fawcett | |
2016 | 長篇 | 《第五季》 | N·K·杰米辛 |
中篇 | 《賓蒂》 | 尼狄·奧考拉夫 | |
中短篇小說 | 《北京折疊》 |
作家:郝景芳 翻譯:劉宇昆 |
|
短篇 | 《請發(fā)貓照片》 | 娜奧米·克雷澤 | |
最佳長篇編輯 | 茜拉·E·吉爾伯特 | ||
最佳短篇編輯 | 艾倫·達(dá)洛 | ||
最佳影視長片 | 《火星救援》 |
導(dǎo)演:雷德利·斯科特 編?。旱卖?middot;高達(dá)、安迪·威爾 主演:馬特·達(dá)蒙、杰西卡·查斯坦、克里斯汀·韋格 |
|
最佳影視短片 | 《杰西卡·瓊斯》 |
導(dǎo)演:大衛(wèi)·彼特拉克、 S·J·克拉克森 編?。好防蛏?middot;羅森伯格 主演:克里斯滕·里特 、大衛(wèi)·田納特 |
|
最佳漫畫 | 《睡魔1:前奏與夜曲》 | 編劇:尼爾·蓋曼 | |
繪畫:山姆·凱斯 | |||
最佳專業(yè)藝術(shù)家 | 阿比蓋爾·拉爾森 | ||
最佳半專業(yè)雜志 | 《詭異雜志》,刊登有《北京折疊》英文版的電子雜志 | 林恩·M·托馬斯、邁克爾·達(dá)米安·托馬斯與米奇·特羅塔 | |
2017 | 最佳長篇小說 | 《方尖碑之門》 | N·K·杰米辛 |
最佳中長篇小說 | 《每扇心門》 | 肖恩·麥奎爾 | |
最佳中篇小說 | 《西紅柿盜賊》 | 厄休拉·弗農(nóng) | |
最佳短篇 | 《歲月靜如玻璃,年華砥礪于鐵》 | 阿瑪爾·艾爾摩塔 | |
最佳系列小說 | 《佛科西根系列傳奇故事》 | 洛伊斯·莫瑪絲特·布約德 | |
最佳相關(guān)作品 | 《文字是我的事業(yè):關(guān)于生命與書》 | 厄休拉·勒奎恩 | |
最佳漫畫 | 《Monstress第一卷:覺醒》 | 馬喬里·劉 | |
最佳新人作家 | 艾達(dá)·帕梅爾 | ||
最佳影視長片 | 《降臨》 | ||
最佳影視短片 | 《無垠太空:利維坦覺醒》 | ||
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 利茲·格林斯基 | ||
最佳短篇作品編輯 | 艾倫·達(dá)特羅 | ||
最佳專業(yè)藝術(shù)家 | 朱莉·迪倫 | ||
最佳半專業(yè)雜志 | 《詭異雜志》 | 琳妮M·托馬斯、邁克爾·達(dá)米安·托馬斯、米基·特羅塔、朱麗婭·羅奧斯、埃里卡·恩賽因、史蒂文·施潘斯基 | |
最佳業(yè)余雜志 | 《女性事務(wù)》 | 克萊爾、艾拉、喬蒂、KJ、雷奈、蘇珊 | |
最佳業(yè)余演播 | 《茶話會的危險處境》 | 艾瑪·紐曼、彼得·紐曼 | |
最佳業(yè)余藝術(shù)家 | 伊麗莎白·萊格特 | ||
2018 | 最佳長篇小說 | 《巨石蒼穹》 | N.K.杰米辛 |
最佳中長篇小說 | 《異星危機(jī)》 | 瑪莎·威爾斯 | |
最佳中篇小說 | The Secret Life of Bots | 蘇珊·帕爾默 | |
最佳短篇 | Welcome to your Authentic Indian Experience™ | 麗貝卡·羅恩豪斯 | |
最佳系列小說 | World of the Five Gods | 路易絲·麥克馬斯特·比約德 | |
最佳相關(guān)工作 | No Time to Spare: Thinking About What Matters | 厄休拉·勒古恩 | |
最佳漫畫 | Monstress, Volume 2: The Blood |
作者:瑪麗喬·劉 繪者:武田莎娜 |
|
最佳影視長片 | 《神奇女俠》 | ||
最佳影視短片 | 《善地:電車難題》 | ||
最佳短篇作品編輯 | 林恩·托馬斯、邁克爾·達(dá)米安·托馬斯 | ||
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 希拉·E·吉爾伯特 | ||
最佳專業(yè)藝術(shù)家 | 武田紗那 | ||
最佳半專業(yè)雜志 | 《詭異雜志》 | Lynne M. Thomas、Michael Damian Thomas、Michi Trota、Julia Rios、Erika Ensign、 Steven Schapansky | |
最佳業(yè)余雜志 | File 770 | Mike Glyer | |
最佳業(yè)余演播 | Ditch Diggers | Mur Lafferty and Matt Wallace | |
最佳業(yè)余作家 | Sarah Gailey | ||
最佳業(yè)余藝術(shù)家 | Geneva Benton | ||
最佳新人作家 | 麗貝卡·羅恩豪斯 | ||
2019 | 最佳長篇小說 | 《計(jì)算之星》 | 瑪麗·羅比尼特·柯瓦 |
最佳中長篇小說 | 《人工條件 》 | 瑪莎·威爾斯 | |
最佳中篇小說 | - | 曹維倩 | |
最佳短篇小說 | - | - | |
最佳系列小說 | - | - | |
最佳相關(guān)工作 | - | - | |
最佳漫畫 | 《魔姬第三卷:避難所》 |
作者:瑪麗喬·劉 繪者:武田莎娜 |
|
最佳影視長片 | 《蜘蛛俠:平行宇宙》 |
制作:菲爾·羅德,羅德尼·羅斯曼 導(dǎo)演:鮑勃·佩爾西凱蒂、彼得·拉姆齊、羅德尼·羅斯曼 |
|
最佳影視短片 | 《善地》 | - | |
最佳短篇作品編輯 | - | 加德納·多佐伊斯 | |
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 - | - | |
最佳專業(yè)藝術(shù)家 | - | 查爾斯·維斯 | |
最佳半專業(yè)雜志 | 《詭異雜志》 | 林恩·托馬斯、邁克爾·達(dá)米安·托馬斯、米基·特羅塔、朱麗婭·羅奧斯、埃里卡·恩賽因、史蒂文·施潘斯基 | |
最佳業(yè)余雜志 | 《女性事務(wù)》 | 艾拉、喬蒂、KJ、雷奈、蘇珊 | |
最佳業(yè)余演播 | - | - | |
最佳業(yè)余作家 | - | - | |
最佳業(yè)余藝術(shù)家 | - | - | |
最佳藝術(shù)書籍 | 《地海傳奇插圖版》 |
作者:厄休拉·勒古恩 繪者:查爾斯·維斯 |
|
2020 | 最佳長篇小說 | 《名為帝國的回憶》(A Memory Called Empire) | 阿卡迪·馬丁(Arkady Martine) |
最佳長中篇小說 | 《輸?shù)魰r空戰(zhàn)爭的方法》(This Is How You Lose the Time War) | 阿馬爾·艾爾·莫塔爾(Amal El-Mohtar)、馬克斯·格萊斯頓(Max Gladstone) | |
最佳短中篇小說 | 《緊急皮膚》(Emergency Skin) | N.K. 杰米辛 | |
最佳短篇小說 | 《As the Last I May Know》 | 黃士芬 | |
最佳系列小說 | 《太空無垠》系列 | James S. A. Corey | |
最佳相關(guān)作品 | 《2019 John W. Campbell Award Acceptance Speech》(后更名為《Astounding Award for Best New Writer》) | 吳志麗 | |
最佳科幻長片 | 《好兆頭》 | Neil Gaiman原著、Douglas Mackinnon導(dǎo)演 | |
最佳科幻短片 | 《善地(The Good Place)》之《The Answer》 | - | |
2021 | 最佳長篇小說 | 《網(wǎng)絡(luò)效應(yīng)》(Network Effect) | 【美】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
最佳中長篇小說 | 《鹽與財富的皇后》(The Empress of Salt and Fortune) | 【美】奈法偶(Nghi Vo) | |
最佳中短篇小說 | 《兩個真相和一個謊言》(Two Truths and a Lie) | 【美】莎拉平斯克(Sarah Pinsker) | |
最佳短篇小說 | 《黑暗中血般的金屬》(Metal Like Blood in the Dark) | 【美】T. 金費(fèi)舍爾(T. Kingfisher) | |
最佳系列故事 | 《殺人機(jī)器人日記》系列(The Murderbot Diaries) | 【美】瑪莎·威爾斯(Martha Wells) | |
最佳相關(guān)圖書 | 《貝奧武夫: 新譯本》(Beowulf: A New Translation) | 【美】瑪麗亞達(dá)瓦娜黑德利(Maria Dahvana Headley) | |
最佳漫畫 / 圖像小說 | 《播種者的寓言:漫畫小說改編》(Parable of the Sower: A Graphic Novel Adaptation) |
【美】奧克塔維亞巴特勒 著(written by Octavia Butler) 達(dá)米安達(dá)菲 改編(adapted by Damian Duffy) 約翰詹寧斯 繪(illustrated by John Jennings) |
|
最佳戲劇表演(長劇) | 《永生守衛(wèi)》(The Old Guard) |
【美】格雷格魯奇卡 編?。╳ritten by Greg Rucka) 【美】吉娜普林斯-拜瑟伍德導(dǎo)演(directed by Gina Prince-Bythewood) |
|
最佳戲劇表演(短?。?/td> | 《好地方:等你準(zhǔn)備好》(The Good Place,“Whenever You’re Ready”) | 【美】邁克爾舒爾 編劇 導(dǎo)演(written and directed by Michael Schur) | |
最佳編輯(短作品) | - | 【美】艾倫達(dá)特羅(Ellen Datlow) | |
最佳編輯(長作品) | - | 戴安娜 M. 費(fèi)歐(Diana M. Pho) | |
最佳專業(yè)藝術(shù)家 | - | 洛維娜開(Rovina Cai) | |
最佳半職業(yè)雜志 | 《FIYAH:暗黑幻想小說》(FIYAH Magazine of Black Speculative Fiction) | - | |
最佳粉絲雜志 | Ne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 | - | |
最佳粉絲演播 | 《庫德街》播客(The Coode Street Podcast) | - | |
最佳粉絲作者 | 艾莎斯瓊納森(Elsa Sjunneson) | - | |
最佳粉絲藝術(shù)家 | - | 薩拉菲利克斯(Sara Felix) | |
最佳電子游戲 | 《黑帝斯》(Hades) | ||
2022 | 最佳長篇小說 | 《名為和平的荒蕪》 | 阿卡迪·馬丁 |
最佳中長篇小說 | 《野蠻生長的詩歌》 | 貝基·錢伯斯 | |
最佳中短篇小說 | 《失落方舟上的機(jī)器人》 | 蘇珊·帕爾梅 | |
最佳系列小說 | 《任性的孩子》 | 希南·麥奎爾 | |
最佳短篇小說 | 《橡樹心的聚集地》 | 莎拉·平斯克 | |
最佳相關(guān)作品 | 《永遠(yuǎn)不要說你不能生存》 | 查莉·簡·安德斯 | |
最佳圖像小說或漫畫 | 《遙遠(yuǎn)的區(qū)域》 | - | |
最佳戲劇表現(xiàn)(長片) | 《沙丘》 | - | |
最佳戲劇表現(xiàn)(短片) | 《復(fù)仇女神的游戲》The Expanse: Nemesis Games | ||
最佳短篇作品編輯 | - | 尼爾·克拉克 Neil Clarke | |
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 - | Ruoxi Chen 陳若曦 | |
最佳職業(yè)藝術(shù)家 | - | 羅維納·卡伊 Rovina Cai | |
最佳半職業(yè)雜志 | 《神秘志》Uncanny Magazine | ||
最佳粉絲雜志 | 《草芥神》 | 李·莫耶、希南·麥奎爾 | |
最佳粉絲演播 | 《我們的觀點(diǎn)是正確的》 | 主持:安娜莉·內(nèi)維茨、查莉·簡·安德斯;制作:維羅妮卡·西蒙內(nèi)提 | |
最佳粉絲作者 | - | 科拉·布赫勒特 | |
最佳粉絲藝術(shù)家 | - | 李·莫耶 | |
“北極星獎”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 《最后的畢業(yè)生》 | 娜奧米·諾維克 | |
驚奇獎-最佳新人獎 | - | 雪萊·帕克-陳 | |
2023 | 最佳長篇小說 | 《蕁麻和骨頭》 | T·金費(fèi)舍 |
最佳長中篇小說 | 《溺水女孩之謎》 | 肖恩寧·馬奎爾 | |
最佳短中篇小說 | 《時空畫師》 | 海漄 | |
最佳短篇小說 | 《兔子測試》 | 薩曼莎·米爾斯 | |
驚奇獎-最佳新人獎 | - | 特拉維斯·巴爾德里 | |
“北極星獎”最佳青少年圖書獎 | 《阿卡塔女巫(恩西比迪腳本)》 | 妮狄·歐柯拉福 | |
最佳粉絲藝術(shù)家 | - | 文復(fù)明 | |
最佳粉絲作者 | - | 克里斯M ·巴克利 | |
最佳粉絲演播 | 雨果,女孩! | 主持:哈利·伊帕爾、艾米·薩利、羅伊·安德森、凱文·安德森 | |
最佳粉絲雜志 | 《零重力報》 | 編輯:河流、零始真最佳半職業(yè)雜志 | |
最佳職業(yè)藝術(shù)家 | - | 趙恩哲 | |
最佳短篇作品編輯 | - | 尼爾·克拉克 | |
最佳長篇作品編輯 | - | 林賽·霍爾 | |
最佳戲劇表現(xiàn)(短片) | 《蒼穹浩瀚:巴比倫灰燼》 |
編?。旱つ釥?middot;亞伯拉罕、泰·弗蘭克、納倫·香卡; 導(dǎo)演:布雷克·艾斯納 |
|
最佳戲劇表現(xiàn)(長片) | 《瞬息全宇宙》 | 編劇/導(dǎo)演:關(guān)家永、丹尼爾·施納特 | |
最佳相關(guān)作品 | 《特里·普拉切特:充滿軼事的一生》 | 羅布·威爾金斯 | |
最佳圖像小說或漫畫 | 《賽博朋克 2077:大城之夢》 | 巴爾托什·斯?jié)刹?、費(fèi)利佩·安德拉德、阿萊西奧·菲奧里內(nèi)洛、羅曼·提托夫、克里斯托夫·奧斯托洛夫斯基 | |
最佳系列小說 | 《時間之子系列小說》 | 艾德里安·柴可夫斯基 |